top of page

重构公共建设的新思路——以吉打数码图书馆为例——

文:林舒仪(草稿特约编辑,南京大学毕业)


吉打数码图书馆外观。

当我们所谓的图书馆不再拥有图书,而是单纯提供无线上网,电子书籍及刊物和舒适的自习和社交空间,这现象已向世人昭示传统空间主打的实用主义功能已经让人产生意义上的“审美疲劳”,取而代之的是与城市共生共长的人们需要的是一场面对现实大趋势的公共空间革命。


吉打数码图书馆(Kedah Digital Library)是坐落在吉打州首府亚罗士打一栋历史渊源悠久的两层式独立洋房。建筑寂静地坐落在几棵参天古树之间,围绕着的是热带植物旺盛的生命力,大片的绿地也形成图书馆户外的公园区。 这座没有书的图书馆,除了便捷的网络和舒适的家具,剩下的就是近千本以上可以让民众借阅的电子书和期刊。


重新定义搜索知识的教育空间


在这2.13英亩的空地里,伴随老房子的还有一个以讲堂为主的综合性空间(包含少量的自习和会议空间),整体比洋房宽敞气派许多。在疫情管控的三年时间里,本该在南京上学的我,只能在家乡对着电脑上课,而吉打数码图书馆则在让我感觉生命的虚无即将向我侵袭时,赋予我上学的庄重感和仪式感。这个空间提供所有我对大学图书馆的想象,甚至后来我发现比许多大学图书馆更充满科技感。馆内北欧风的沙发可以包含一个自带USB插口的充电插座、磁吸开启的小型桌灯、可放得下笔记本的小木桌和随时满电的三星平板供查阅资料使用。如此功能人性化的自习环境,支撑起我在网络上课的每个日夜。


院落的另一角。
院落的白色秋千。

延续传统精神及保留历史痕迹


这栋以灰棕色为主色调的独立洋房改自东姑阿都拉曼纪念馆(Memorial Tunku Abdul Rahman Building)。不过图书馆建成以后,父亲与我说起洋房更为早期的历史,说这栋洋房建于英殖民时期。这里直接引述我父亲向我文字说明的一段话:


“如果没错的话,这里是 State Engineer (州总工程师)的官方住宅。以前英殖民时代,他们来这边时都有很好的待遇,可以住大房子,有一堆佣人。独立后,这些老房子变成州政府的财产。有些还保留给当今的高官住。比如州总警长,州总秘书等等。”


这或许很好解释图书馆风格似乎融入部分欧洲建筑物的风格基因,比如洋房底楼的拱廊式入口,以及二楼的以凿空墙体形成整齐的方形洞口的阳台等等。将古典元素融入现代建筑物,使其成为一栋充满典雅气质的文化空间。


功能齐全的沙发。
洋房二楼内部景观。

知识向外延宕的可能性


亚罗士打的生活节奏并不能与城市相比,作为土生土长二十年的亚罗士打人,她的主调旋律趋近于乡间小镇的缓慢平和。这并不意味她便是处于滞后的状态,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主题新潮咖啡馆入驻,越来越多的新尝试在这个小地方不断发生,而吉打数码图书馆作为主打“无书图书馆”的超前概念的公共空间显然会给群众带来一些观念上的刺激。借助网络科技让入馆者突破只能从纸质书获取知识的局限,提高人们内在的求知欲。在馆内还有宽广的讲堂,常进行各种交流交流和思想碰撞,亦可作为他者被动获取知识的另一种管道。据目前所了解的情况,图书馆的运营者们逐步欢迎中小学借用讲堂进行教育宣讲。我所能看见吉打数码无书图书馆带来的可能性是空间的公共性正在打破,校园内循环的知识或许将走向社区,这是足以扩大知识传播的空间区域,拉近知识与人的距离,加深“社区教育”“共享知识”的概念,从而提高城市的书卷气和魅力。在这栋不起眼的洋房做出具有跨时代和历史意义的改变,无疑是值得我国对现代建筑设计和空间意义的反思。


讲堂外观。(取自TheEdgeMalaysia)

后来在疫情开放后,带着当时在吉打亚罗士打小城数码图书馆的虚拟大学记忆来到被誉为文学之都的中国南京留学,我感受到的是一座活生生的大城市如何有机结合历史与现代来发展文史保存及文学推广的工作,使得人和城市及文化建设也可以共同一起成长。除了像过去在吉打数码图书馆的时光,我开始主动去思考公共建设中的文化空间或教育平台对城市建造可以带来怎样的可能性?知识的学习及体验是否可以不仅停留在象牙塔,而是以多种面貌走进公共场合和群众一起,即使当下社会做不到“往来无白丁”的理想状态,至少能让知识去阶级化,以平等、透明的方式延宕出去让各阶层人民受惠。也许,因为纸本没落缺失所造成的文化“危机”,其实正也是重构新资讯文化搜索平台及打造新式复合公共文化空间的最好契机。


讲堂内部景观。(取自TheStar)
从讲堂内拍出去的视角。


*本文首发星洲日报官网,点击此处跳转页面


 

作者 | 林舒仪

草稿特约编辑,南京大学毕业


声明: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草稿立场。此文章为作者原创作品,内容版权为草稿和作者所有,未经草稿授权,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否则即为侵权。想获取更多有关空间美学,文学叙事和建筑资讯,欢迎追踪我们 Facebook 专页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