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台湾:老建筑 • 新旅程

文:黃晴薇【草稿特约编辑】


说起台湾,大家浮现在脑海里的第一个印象是什么呢?遍地的夜市美食?文创天堂?人情味浓厚的风土民情?2024年初,我开始了一个月的台湾环岛之旅,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却是台湾那些有温度与浓厚艺术文化气息的老旧建筑。对老旧事物情有独钟的我总是喜欢在台湾的老街区里闲晃,而每一次的旅程都好像开盲盒般能惊喜发现一些在老街区里焕发新生的老建筑。这些老建筑结合新设计,注入现今社会需求的功能,从新立足于老街区里,即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创新。
中兴文创园区
中兴文创园区
台湾现有街区建筑为何都很老旧?

当漫游在台湾市区街道上,会发现街区建筑大多都看起来老旧且高低不一,形状也不规则,而这要从台湾城市化的过程说起。台湾的城市发展历史更多地依赖于政府扶持和市场选择相结合的方式,而非政府主导的大规模造城运动(例如新加坡)。在城市换阶段里政府推行的政策更多的集中于交通设施和公用事业的建设方面,而在建筑外观上的管制并不严格,因此导致违建遍地招牌乱挂的现象。而现今许多老旧建筑的屋主不愿改建是因为容积率管制导致新建筑的可使用容积明显比旧建筑少。因此屋主会认为旧房子住的好好的就没有改建翻新的必要。此外,房屋税率也是一大障碍,房屋税是以房屋评定现值来课税,旧屋因为折旧因素加上房屋造价比较低,房屋税也比较低,但新屋的房屋评定现值一定比较高。因此也造就了在台湾随处可见的老旧建筑景色。


招牌乱挂高低不一的街铺
招牌乱挂高低不一的街铺
街边任性的三角形建筑
街边任性的三角形建筑
注入年轻元素,赋予新生命,让老建筑重生

为了改善台湾城镇死气沉沉的老旧面貌,政府也努力推出都市更新计划和老屋活化运动。自2000年代以来,曾以整体街区为主的聚集性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单店的发展,改造老屋的消费设施更成为流行。无论是老屋咖啡厅、老屋民宿、老屋艺廊还是老屋书店都在台湾南北各地兴起,为台湾的城市景观增添了别样的生机与活力。 我在台湾的那段日子,也到访过许多拥有新生命的旧建筑包括罗东镇的佬家咖啡厅,和台南林百货等等。而规模较大的旧建筑包括前身是造纸厂的中兴文创园区和是罗东林场的林业文化园区。


台南林百货
台南林百货
台南林百货

其中记忆最深刻的是在1932年开幕的台南林百货,至今已经拥有90年历史的台南第一家百货公司,也是台湾唯一设有神社的百货公司。当时这座五层楼高的林百货是台南最高的建筑物,因此被称为「五层楼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停业,曾经改为其他用途,也有一段时间处于长期闲置状态。后来被公告为台南市定古迹,经过建筑整体修复后以“文创百货”形式于2014重新开幕经营。修复后的林百货保留了原有的折衷样式(eclecticism)建筑外观,室内也能看见保留的楼梯与电梯和仿旧重制的灯具,还原了林百货当年原有的面貌,现今已成为了台南旅游重要的打卡景点。


佬家咖啡店
佬家咖啡店
宜兰罗东佬家咖啡

咖啡文化在台湾非常盛行,因此一些老宅被改造为特色咖啡店。佬家咖啡是其中我当时到访的咖啡厅之一,是一家位于宜兰罗东的老厝咖啡厅,这栋有着60年历史的老房子让到访者体验了一回时空穿越。店内仍然保留着原有的复古花砖、海棠花纹的压花玻璃,以及古朴的木制推门,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浓厚的怀旧氛围。咖啡店里所收藏的各种古玩和老件点缀其间,让顾客在品味咖啡的同时,也感受着历史留下给我们的痕迹。新世代人的创意结合了老祖宗的智慧资产,创造出拥有历史韵味的店铺,又不失设计及复古新潮感,是当今强调简约冷冰冰的新建筑无法取代的。          


这些老建筑透过与新世代文创力量的结合衍生出新的空间魅力,唤醒人们的怀旧情感,让美的能量与日常生活有了更强的连结与可能性。游走在这些老建筑里,体验空间中的前世今生,不禁感叹台湾把“老旧”转化为“恋旧”的精神让我们年轻一代还有机会体验与欣赏老旧建筑的价值特色,而不是仅仅只是路过,也让品质很好的老建筑不会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


佬家咖啡室内空间
佬家咖啡室内空间
佬家咖啡的古物装饰
佬家咖啡的古物装饰

*本文首发星洲日报官网,点击此处跳转页面



作者 | 黃晴薇

草稿特约编辑


声明: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草稿立场。此文章为作者原创作品,内容版权为草稿和作者所有,未经草稿授权,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否则即为侵权。想获取更多有关空间美学,文学叙事和建筑资讯,欢迎追踪我们 Facebook

Comments


草稿-高清图_edited_edited.png
  • Facebook
  • Instagram
  • dischord icon
  • clubhouse icon
  • YouTube
  • Spotify

《草稿》 马来西亚中文建筑教育媒体, 秉持独立客观的精神, 做这个三维世界的传声筒 杂志刊物 “草稿” 中, 会员积极 “招募”中。 欢迎投稿及广告赞助, 可以私信或Email我们。

​谢谢您的订阅!

来,​给草稿留个悄悄话!

谢谢您的留言!

Copyright © Draf. all rights reserved.

- Malaysia First Chinese Architecture Media -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