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邦咯岛海星幼儿园室内建筑实践

文:温武翰【UCSI建筑系硕士生,Colllab社计手成员】


建筑实践,顾名思义,是将建筑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建筑项目的过程。Colllab 社计手 自 2020 年开始携手大学建筑系学生走进不同社区,进行社区实践项目。和以往在空地上的搭建项目不同,这次 2023 年末的其中一个实践是对一间幼儿园提出创新想象,从室内空间提升学前教育的玩乐与学习环境。

 

幼儿园外观
幼儿园外观

海星幼儿园(Tadika Star of the Sea)位于霹雳州邦咯岛的咯岛吉灵丸(Sungai Pinang Kecil)。该幼儿园拥有 3 间课室,专为 4 至 6 岁的小朋友提供学前教育。学生人数约为 40-50 人,由三位本地教师负责教学。这座已经存在 50 年的幼儿园,因年久失修,教育设施和环境显得有些陈旧, 不仅多年累积的杂物和书籍缺乏收纳空间,现有的多数家具也已损坏和被白蚁侵蚀。 为了改善海星幼儿园的状况,Colllab, Platz Studio 再造社 和 UCSI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Built Environment 室内建筑系的大三师生配合当地社区,为幼儿园探讨和设计可改善的教学设施。设计的出发点不仅仅是解决家具和收纳方面的问题,更关注于为幼儿园老师的教学和课室的使用提供创新及有趣的解决方案。目前,海星幼儿园的 三 间课室呈直线排列,之间通过折叠门满足不同功能的空间需求。 例如,在毕业典礼或儿童节时,折叠门可打开,将 3 间课室连接成一个礼堂。为应对课室多功能的需求,新的收纳家具必须具备灵活性,方便老师随时移动,同时确保移动时的安全和稳定性。除了功能性考虑,设计还独特地思考了如何将玩乐元素与收纳功能融合,使家具能够成为幼儿园学生使用的一部分。 


儿童节渔篮摆设
儿童节渔篮摆设
铁框渔篮
铁框渔篮

塑料渔篮功能创意点子

塑料渔篮是邦咯岛渔业中最常见的物品。它是渔民分配渔产的工具,也是渔民习惯性 倒置的椅子和桌子。它不仅容量大、轻巧、不会吸引白蚁,而且容易在当地获取,随时可替换。最终我们把它当作幼儿园的收纳篮,根据不同渔篮的尺寸设计了可以安置渔篮的移动铁框,使渔篮成为一种独特的推拉“抽屉橱柜”。而渔篮本身就具有鲜艳的颜色,将其放置在海星幼儿园里立刻为课室增添了生动的色彩。这突发奇想利用渔篮的点子开始让我们发掘渔篮更多的潜能。渔篮的高度与海星幼儿园现有的学生椅子的高度相同,非常适合 4 至 6 岁的孩子坐着。这启发了我们将渔篮转变为适用于孩子们的椅子、互动和堆叠的玩乐产品。我们在渔篮底部添加了橡胶门挡,顶部安装了可移开的回收塑料合成板,板上还根据门挡的大小钻了小孔,主要是让多个渔篮可叠在渔篮上。加了盖的渔篮可以作为孩子的椅子使用,多个渔篮也可以相互堆叠,形成有趣的形式,让孩子攀爬。而在不使用时,老师也可以将其用作有盖的收纳篮。另外,我们利用了渔篮本身的孔洞当作成穿孔板,并通过和学生们的互动制作手工艺品,把他们的成品穿在孔洞,让渔篮也能成为展示孩童们作品的角落。 


ree
新家具整体
新家具整体

渔篮不同有趣的运用方式引起了当地社区的关注。12 月在邦咯岛度过的 11 天里,我们借用一间庙的场地组装渔篮装置,在附近的铁厂寻求帮助制作特别设计的铁框,也在儿童节时邀请了家长们一起庆祝和展示幼儿园的新家具。通过实践时与社区的合作及互动让更多岛民对他们日常使用的渔篮有了新的认识。有趣的是一些居民们会来我们的实建场地探个究竟,甚至提出希望我们也能帮助他们制作同样的渔篮橱柜! 除了渔篮的创意运用,我们还设计制造了其他能够提升课室玩乐和教育便利性的设施。 我们更新了老师的桌椅组合,并在原有的黑板下方增设了新的黑板,使 4 至 6 岁的孩子也能在黑板上发挥创意。鉴于老师们有时会通过手机播放教育视频,我们也提出制作可移动的电视橱柜,为课室增添了一个更大的屏幕,方便老师进行多媒体教学。 


原先的课室情况
原先的课室情况
电视橱柜
电视橱柜

为实践创新打开探索的大门

我们和当地社区合作改造邦咯岛海星幼儿园,以创意渔篮设计为亮点。渔篮被巧妙运用成收纳橱柜和多功能儿童椅,为幼儿园注入了生动色彩。项目中,与社区合作互动,使当地居民对渔篮的新认知蔓延。通过更新教室家具和提供多媒体设施,项目不仅让大家意识到学前教育环境的重要性,更是拉近了社区与幼儿园的联系。这个充满乐趣的实践项目不仅是建筑的巧思,更是社区生活和幽默元素的大碰撞,为未来的实践创新探索打开了一扇有趣的大门。


儿童节时两间课室的联合
儿童节时两间课室的联合

*本文首发星洲日报官网,点击此处跳转页面



作者 | 温武翰

UCSI建筑系硕士生,Colllab社计手成员


声明: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草稿立场。此文章为作者原创作品,内容版权为草稿和作者所有,未经草稿授权,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否则即为侵权。想获取更多有关空间美学,文学叙事和建筑资讯,欢迎追踪我们 Facebook 专页 

Comments


草稿-高清图_edited_edited.png
  • Facebook
  • Instagram
  • dischord icon
  • clubhouse icon
  • YouTube
  • Spotify

《草稿》 马来西亚中文建筑教育媒体, 秉持独立客观的精神, 做这个三维世界的传声筒 杂志刊物 “草稿” 中, 会员积极 “招募”中。 欢迎投稿及广告赞助, 可以私信或Email我们。

​谢谢您的订阅!

来,​给草稿留个悄悄话!

谢谢您的留言!

Copyright © Draf. all rights reserved.

- Malaysia First Chinese Architecture Media -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