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生命火花 | 舞狮文化中心
为怡宝打造“第三空间”

姓名:林晖翔

邮件:hueishyang.lim@gmail.com

作品题目:​生命火花 | 舞狮文化中心

设计师学业情况:已毕业

作品时期:本科

​序

命的火花,是无意识中发生的。
当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热情,并感激所赋予的生命;
时间暂停,思绪放空,
自内心深处与当下共鸣;
肺部下意识地吸气,且全身感官打开,狠狠地将当下的环境吸入灵魂最深处;
随着嘴里的吐气,胸间燃起了一股炽热,迅速扩散全身;
坚定着,坦然地,正视起自己的生命。

PERSPECTIVE 01 - hueishyang lim.png

​作品简介

该地块位于怡保市中心,且刚好处于新旧城市的交界处。尽管有着吸引来自怡保两部分城市人群的优势,该地区却缺少“烟火气”,周围的大多数店屋都空置着、废弃着,人烟稀少。怡保也不例外,是马来西亚面临“甜甜圈化”的城市之一,由于当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当地人逐渐选择向城市外围搬迁,将市中心留给了外地/国人。此外,使该情况加剧的,也包括年轻人选择离开家乡到大城市打拼,而老年人则留守空荡荡的老店屋,外头旅游景点的喧嚣热闹似乎与他们无关,城市中心的一些部分,开始逐渐空虚。根据采访,甚至有部分当地人认为,如果怡保的结局将如同乔治市或者马六甲,那么他们宁可搬离怡保,毕竟与他们无关的喧嚣,只会增加生活的不便(交通阻塞,物价高涨)。

PERSPECTIVE 02 - hueishyang lim.png

当地人,不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慢慢失去了生活的热情,所谓的“日常生活”已开始演变成为“例行公事”。在外地打拼的年轻人,鲜少表达对家乡的爱慕之情,宁愿选择转身埋入世俗,随波逐流,追逐名利;而当地的老年人,则度日如年,家乡再也没有家的味道。许多人说怡保是个适合退休的城市,这样的生活步调非常宁静和谐。但,对我而言,这样的生活没有灵魂,是极其悲伤的。

PERSPECTIVE 03 - hueishyang lim.png

怡保这座拥有丰富文化和历史的老城,随着游客的涌入,正在慢慢失去其特色。对于本地人来说,这座城市已开始变得陌生。不止是我,甚至是来自怡保的同学,都有着共同的疑问:除了宁静的风景和热门的旅游景点之外,怡保还有什么?真正的怡保是什么?如何重拾怡保的身份(identity),让其宝贵的文化遗产跟每个留着怡保血液的当地人从根源上都息息相关?


如何才能让怡保(人们)成为一个强大的社区,重建充满温度的社会,激起人们对生活、对怡保的珍惜与热爱,将“例行公事”变回“日常生活”。

EXPLODED AXONOMETRIC - hueishyang lim.png

我提出的概念,是想要建造一个文化中心,从文化活动乃至佳节庆典将人与人的关系重新简历起来,打破年龄的隔阂、打破种族的隔阂、打破文化的隔阂。而该设计方案旨在利用一个全新的建筑语言,以文化为功能主导,冲击当地人甚至是外地人对怡保的固有印象,以此来振兴怡保这座老城市,就如同“毕尔巴鄂效应”一样,希望能够将”甜甜圈“的洞口,用更多姿多彩的填料来修复。

SECTIONAL PERSPECTIVE - hueishyang lim.png

我希望能够通过该设计方案,重建人与人的关系,让怡保人的温度在彼此之间传递,为怡保,甚至是来访当地的游客,带来生命的火花,使其感受到爱与认可,从而重新获得对生活的激情。我的愿景,是每个到访此地的人,都能够从世俗中醒悟,找回自己的理想,不论是在外地创业或者回家乡奋斗,秉持着自己是(自己的家乡)人,勇敢探索生命的新可能性,好好享受生活的每一瞬间。

SECTIONAL PERSPECTIVE - hueishyang lim(1).png

作品特点

1. 狮作为文化中心的主角
怡保是马来西亚华人人口比例最多的城市之一,因此中华文化是怡保文化根源之一。而舞狮时常出现在佳节庆典中,不论种族,舞狮都被视为喜庆、吉祥、有生命力、能够带来欢乐愉快等正面情绪的精神象征。再加上,舞狮头制作这门逐渐消失的手艺,在怡保依旧有着一群老匠人在守护该文化遗产。因此,该文化中心以舞狮作为主角,在各族佳节庆典时能够为当地人提供庆祝,团聚的场地。舞狮头制作也将以该中心作
为据点,衍生出不同程序的工坊,欢迎旅客前来体验,以继承并宣扬该门手艺。
高桩舞狮也是诞生自马来西亚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该文化中心也望将成为马来西亚各舞狮团体的比赛/切磋场地,借此带来更多对怡保文化的关注以及有益于当地商业活动(酒店、周围小贩中心、杂货店)的经济效益。

B - hueishyang lim.png

2. 以高桩舞狮为灵感,从新打造空间与结构的设计语言-“桩”,试验能否将高桩舞狮的节奏和情感转移到使用者上

与传统的混凝土框架结构不同,该设计方案运用了新的设计语言-“桩”,通过利用一个中央大柱子(直径1m)取代四个角落柱子,企图将原先“保守、平衡、内向”的空间重新打造成“大胆、不安、外向”的空间,让人们自踏入该中心的第一瞬间,就下意识地把自身的感官打开,在紧张刺激的空间感中,运用敏锐的感觉捕捉结构上不同曲线交错展开之美,就如同舞狮在高桩上一样四处展望,有点胆怯却依旧勇猛飞跃,来去自如。如此情绪上的波动,我相信会给每个使用者带来很深刻的印象。 也不知能否在潜意识中影响他们,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也将自己的感官打开,感受所处环境以及自己的心境,在各自的生命里勇敢向前进。

G - hueishyang lim.png

3. 功能空间在垂直与水平面上的分布与连接、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尺度有关

由于该地块四周都被空置、年久失修的建筑给包围,因此在较低层上都采取了向内/向中心的空间分布,以隔绝不良、烦心的视野。在地面层以及一层,主要的人流交通都围绕着中间的表演中心旋转。而在二层,由于高度已经高出周围的屋顶线(roof line),主要的空间开始向外发散,窗口也开始分别捕捉着城市各部分的景观。最后在最顶层,一个大方开放的空中花园以及观景栈道为人们提供了放松与远眺怡保风景的场所。 而同样的,除了空间重心感上从向内逐渐过渡到向外,人与人的互动尺度也有着类似的层次变化。从底层到顶层,不同层涵盖了不同人与人的互动尺度,从喧嚣的社区活动逐渐变为团队、团体,到最后是人在城市风景的拥簇下来个与自我的对话。希望通过这样的层次过渡,帮助使用者遇见生命的火花,不论是感受喜庆的氛围时、工坊活动遇见新朋友时、团队留宿谈心共鸣时、又或者是独处重新发现自我时。

1F - hueishyang lim.png

设计挑战

由于熟悉的建模软件只有SketchUp,对原本想要使用且更为效率的曲面建模软体Rhino缺乏所需的技术知识,因此在造型上保守了一些,有一些原本想要做的造型在SketchUp中形成了破面,因此花了大量的时间在SketchUp的建模生态下逐步修善。

2F - hueishyang lim.png

而且,也由于过于大胆的建筑语言,在该学期中好几次的校内评图都拿到了两极化的评论,一部分的导师觉得这是很好的尝试,另一部分则觉得不切实际。所幸在自己导师的鼓励及指导下,一次又一次地将方案修改、完善。在经历好几次的大调整之后,才得以呈现最后的效果。

3F - hueishyang lim.png

不过,纵观整个设计的过程,最大的难点其实是在设计地上的建筑结构/空间、车流人流时还得注意地下停车场的交通流向、停车位以及柱间距的关系(且柱间距影响着“桩”间距)。再加上现有法规以及防火规范的限制下,前后修改了无数次设计方案,才梳理出较为协调的结果。

​设计师反思

“桩”的结构造型上可以再突破。并且,如果再多花时间去研究法规以及防火规范,并进一步地修改残障人士的交通,我相信各个空间结构-“桩“的高低甚至可以有更多的变化,增加不仅仅时视觉上的趣味,更是使用者在”桩”之间跨越时的空间感体验。

​关于设计师

  • Instagram

林晖翔

  • Facebook

邮件:hueishyang.lim@gmail.com

设计师学业情况:已毕

作品时期:本科

bottom of page